提高高職學校食堂管理質量的策略
1.明確高職學校食堂的公益性原則及安全責任。
高職學校食堂的公益性是指食堂伙食的品種、價格、份量、營養和服務等方面,針對于高職學校學生消費群體,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使絕大多數學生消費者能夠接受和滿意。“教室一食堂一宿舍”是高校學生生活的三部曲,高職學校食堂管理在學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學生來到學校并不意味著他們走向了社會,他們還有很大的依賴性,學生們把學校視為自己的家,這是一個成長過程。學生在校外餐飲店就餐認為伙食不好,下次可以不去,但學校食堂伙食不好,各種矛盾都可能由此而引發出來。近兩年物價的飛速上漲,迫使我們反省社會化的學校食堂如何面對價格與穩定之間的矛盾,如果高職學校食堂完全按市場化運營,不僅學生難以承受,食堂更是不能擔承穩定之重。
2.建立高職學校食堂長效保障機制。
近年來,物價飛漲,國家和學校多次拿出資金對學生進行伙食補貼,但這種“救火式”補貼不能化解明天難以預料的新風險,不是科學和長效的控制辦法。由于市場的不穩定性,要體現高職學校食堂的公益性,國家必須建立高職學校食堂伙食的長效保障機制。所謂高職學校食堂伙食的長效保障機制就是制定的保障高職學校食堂伙食價格、伙食質量等管理制度和方案,能在相對工作中達到長期效果。高職學校食堂伙食長效保障機制的建立有利于高職學校食堂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提高抗風險能力,為維護食堂和學生的利益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