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配送不可濫竽充數
作為一種訂單配送的新型買菜方式,有機蔬菜配送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受到不少市民歡迎,特別是工作忙碌的上班族。然而,從現實發展情況看,這個新興的行業還存在諸多難題。
事實上,人們選擇有機蔬菜配送主要看重的就是品質和服務兩方面。品質,就是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期盼,這就要求配送公司不僅要有優質的有機蔬菜基地、穩定安全的合作基地,更要有良好的保鮮措施和完善的物流保障。服務,就是為消費者節省選購蔬菜的時間,享受“送菜上門”的便捷。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有限的有機蔬菜基地難以滿足日益壯大的需求群體,這就導致有些配送公司把一般蔬菜當有機蔬菜配送的“濫竽充數”現象發生。同時,由于配送量大,物流效率低下,有時會出現“流通環節減少了,配送時間未必縮減”的尷尬。
同時,配送公司的收費模式略顯單一,對消費者來說存在一定風險。目前,大部分蔬菜配送公司采取的是一種信用消費,辦理一年或一季的預付卡,這是在沒有接受服務的前提下先交費。而我國法規對預付卡的身份、主要監管部門不是很明確,在實際消費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消費卡或消費金的退還就是問題之一。
對消費者而言,辦卡消費雖然優惠方便,但這將使消費者成為最大、甚至惟一的風險承擔者,配送公司在收費模式上應多樣化。一方面,配送公司在推出年、季預付卡收費的同時,應按照消費者不同需求,推出短期預付卡,靈活收費;另一方面,消費者在辦理預付卡時,不要過多看重優惠度,應在認真考察配送公司資質的基礎上,盡量選擇短期預付卡。
總的來說,有機蔬菜配送是農產品電子商務減少流通環節的新嘗試,還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企業服務水平參差不齊,要持續發展,還得迎難而上。首先應準確定位,尤其是定位服務人群,那些追求生活品質的高端消費人群、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去菜市場買菜的都市白領,是重點培育服務的客戶群;其次就是定位服務區域,在有機蔬菜基地供應量、物流效率等有所保障的前提下發展配送區域,量力而行;還有就是提升菜品質量,打造自己的品牌,完善服務,在有條件的社區設立蔬菜提取點,方便不在家的消費者能隨時提取所定的新鮮菜品,從而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為有機蔬菜配送業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