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食堂發放清潔許可證查驗規范
日期:2012-11-13 16:54:43 標簽:
(1)新建、改建、擴建的團體食堂管理,在選址和設計時應符合清潔需求,遠離有意有害場所,30米內不得有露天坑式廁所、顯露垃圾堆(站)和糞堆畜圈等污染源。
(2)需求有與進餐人數相適應的餐廳、制造間和資料庫等輔佐用房。餐廳和制造間(含倉庫)建筑面積份額通常應為1:1.5。其地上和墻裙的建筑資料,要用有防鼠、防潮和便于洗刷的水泥等。有條件的食堂,制造間灶臺及其周圍要鑲嵌白瓷磚,爐灶應有通風排煙設備。
(3)制造間應分為主食間、副食間、燒火間,有條件的可開設生間、擇菜間、炒菜間、冷葷間、面點間。做到生與熟,資料與制品、半制品.食物與雜物、毒物(亞硝酸鹽、農藥、化肥等)嚴峻分隔。冷葷間應具有“五專”(專人、專室、專容器用具、專消毒、專冷藏)。
(4)主、副食府分并寄存。易腐食物應有冷藏設備(冷藏庫或冰箱)。
(5)食物加工機械、用具、炊具、容器應有防蠅、防塵設備。用具、容器和食用苫布(棉被)要有生、熟及反、正面符號,防止食物污染。
(6)收購運送要有專用食物容器及專用車。
(7)食堂應有相府的更衣、消毒、采光、照明、通風和防蠅、防塵設備,以及曉暢的上下水管道。
(8)餐廳設有洗碗池、殘渣捅和洗手設備。
(9)共用餐具應有專用洗刷、消毒和寄存設備。
(10)食堂炊管人員(包含合同工、臨時工)必須按有關規定進行安康查看和清潔常識操練計獲得安康合格證和操練證。
(11)具有健全的清潔處置原則。單位領導要擔任食堂管理工作,并將行進食物清潔質量、防止食物中毒,列入崗位責任制的查核評獎條件中。
(12)團體食堂的經常性食員清潔查看作業,各單位要根據《食物清潔法》有關規定和本地發布的《飲食作業(團體食堂)食物清潔處置規范和需求》及《建筑工地食堂清潔處置規范和需求》進行處置查看。